近日,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布了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期推送的是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新增名单。
上期推送:“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在”新双高计划”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双重政策驱动下,全国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5日,全国共有861所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新增备案点达987个,较2024年增长1.8%,专业布局深度契合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需求。
一、大数据技术专业十年增长图谱:备案专业点数量逼近千级大关
大数据专业诞生于数据爆炸的时代背景。自 2016 年“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被纳入高职专科专业目录以来,其备案专业点数量从 2017 年的 64 个增至 2020 年的 620 个。2021 年,教育部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将原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升级为 “大数据技术”(专业代码510205)。政策红利叠加产业转型需求,推动高职院校加速布局。此后,全国高职院校对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投入与布局持续扩大,专业的备案专业点数量持续上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唯众统计,大数据技术专业呈现“阶梯式攀升”特征:2021年830个,2022年886个,2023年924个,2024年969个,2025年达987个,五年增幅达18.9%,形成”标准引领、动态调整”的专业建设新范式。
全国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备案数量趋势图
二、2025年新增专业点分布:河南、山东、广东领跑全国
在”新双高计划”的统筹规划下,861所备案院校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布局体系。其中,河南省以91所院校位居榜首,山东省和广东省分别以70所和59所紧随其后。这三个省份合计占据了全国总量的25.6%,成为大数据技术专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山东和广东同样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备案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这表明这些地区在新兴技术教育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积极的布局。
除此之外,江苏、四川、湖北等省份的院校开设数量也均在 40 所以上,形成了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从地域分布来看,中东部地区院校开设数量相对较多,这与当地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对新兴技术的高接受度密不可分。这些地区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实习与就业空间,同时也促使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三、破解人才缺口:”新双高”构建育人新体系
近年来,我国对大数据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产业发展,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
2024年9月27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数据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数据技术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人才缺口将达230万人。当前专业布局已显现出精准对接产业的特征:长三角院校侧重金融大数据分析,成渝地区聚焦工业大数据应用,珠三角重点培育跨境电商数据运营人才,这种差异化培养策略有效解决了传统IT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问题。
在职业教育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新双高计划” 正引领大数据技术专业迈向更高发展阶段。对于大数据技术专业而言,新双高计划促使院校更加紧密地对接大数据产业需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同时,通过汇聚链主企业、领军企业等关键要素资源,及时更新专业群课程、教师、教材、实习实训等教学关键环节要素,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专业建设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动态调整能力,使大数据技术专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