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布了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2025年高职院校成功备案的专业点共67902个,覆盖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健康养老、新能源等国家战略与民生紧缺领域。

在“新双高”计划的推动下,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专业设置更加紧密地贴合市场需求与国家战略。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以新增183个备案点的成绩位列新增专业TOP20榜单第二位,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 快速响应,也反映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唯众将推出系列专题文章,本期推送的是“2025年高职院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新增专业名单”专题,欢迎您持续关注。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一、新增183个专业点,同比增长60.5%!全国751所院校布局AI人才培养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在职业院校中热度持续攀升,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新增备案专业中的焦点。在2025年高职院校新增备案专业点TOP20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以183个新增备案点的成绩位列第二,较2024年的114个新增点增长60.5%,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相关链接:最新!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出炉)。

这一增长趋势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当前,智能制造、智慧城市、AI大模型等领域的爆发式发展,催生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职业教育作为产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通过快速调整专业布局,精准对接行业缺口,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据唯众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751所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专业代码:510209),学制覆盖2年、3年及5年,培养模式灵活多元,充分满足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图源于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侵权删

 

二、区域分布:中东部省份占半壁江山,河南、广东、山东位列前三

从地域分布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呈现“多点开花、区域集聚”的特点。河南、广东、山东、江苏、福建、四川、湖北七省共有364所高职院校设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占全国总量的48.5%。其中,河南省以78所院校新设该专业位居榜首,广东(60所)、山东(57所)紧随其后。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2025年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院校数量分布图

 

这一分布格局与区域产业布局高度吻合。例如,广东、江苏等地作为制造业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对AI人才需求迫切;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则通过职业教育扩容,推动劳动力结构向高技术领域转型。此外,新疆、甘肃等西部省份亦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逐渐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连续五年稳居TOP20!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加大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力度,引导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自2021年起,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已连续五年跻身高职新增备案专业TOP20榜单。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这一长期热度背后,是国家战略引导与产业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

政策层面,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部 2024 年对高职专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撤销了 68 个供给过剩专业,如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等,转而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这一 “加减法” 策略旨在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确保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产业层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6964亿元,五年复合增速超过20%,行业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而麦肯锡的最新报告则指出,到2030年,中国对AI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高达600万,但人才缺口可能达到400万。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将在“新双高”(即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背景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这意味着职业院校不仅需要紧跟技术前沿,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更要在课程中融入大模型应用、智能算法优化等前沿内容,以满足“新质生产力”的需求。通过将先进理论与技术如计算机仿真(Simulation)、虚拟现实(VR)、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纳入教学实践,职业院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学生能够在最新的行业环境中学习成长。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以此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实现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在“新双高”及“新质生产力”的双重驱动下,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数据来源: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数据统计分析:唯众。

声明:本文由“唯众生态伙伴”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授权。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欢迎点赞、在看和分享!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027-8787098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93123411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