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并对职业教育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明确要求。2019年11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开展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与实践,以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当务之急。
 
走出职业能力重构的路径依赖
 
职业能力重构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变革,通过调整、改革,形成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和需求耦合实现机制,既包含宏观层面的改革,如调整专业布局、改革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模式、打通职前职后培训等,也包含微观层面的改革,如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模式重构等。
 
个人的职业能力重构有两种模式:一是能力进化,是能力提升的量变过程,是原轨重构;二是能力转换,是能力增长的质变过程,是换轨重构。组织的职业能力重构还有第三种模式——能力替代,即打破原有人员结构,组织新的人员队伍,完成组织职业能力重构。这三种重构模式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表里:个人和组织的能力转换要依赖于能力进化,而组织的能力替代,对于原有组织成员来讲需要完成个人能力进化或能力转换才能再次就业,而新组织成员则是通过能力进化或能力转换后得到了新从业机会。
 
回顾职业教育历史,无论是古代学徒制、官府培训,还是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其惯性的职业能力重构路径是:个人通过职业培训完成能力进化,组织通过组织成员的自然替代获得能力转换或能力替代。由于技术变革周期较长,在技术持续阶段和技术变革阶段,这种重构路径可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对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由此也形成了路径依赖,对我国当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被动性。大多数时期的职业教育是基于工作本位开展“跟随式”职业教育,跟随的是企业实践。如果科学有了新发现、技术有了新突破,但尚未产业化,就没有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通常是不设置相关职业培训的。这种“被动跟随”是对工作本位理论的狭隘理解,也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创新活力。
 
二是盲目性。在路径依赖下,职业教育主要完成个人的职业能力进化,能力转换则成为薄弱环节,形成职业教育的盲目性——不管教育对象具有什么工作特质,有什么工作需求和工作经历,用同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无差别职业教育。
 
三是迟缓性。从社会上出现新的职业到设置或改造相关专业,从企业转变工作流程到教学内容做出相应调整,从工厂设备升级到学校实训设备相应更新,再到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就形成了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由于职业教育反应迟缓,原有的职业能力重构路径不能快速反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新时代加强职业能力重构的必要性
 
技术快速进步是当今时代的标识,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指数级而不是线性速度在发展,技术迭代间隔已经小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成几乎人人需要职业能力重构的社会现状。
 
在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提升方兴未艾,必将促使新职业不断涌现,陈旧职业不断淘汰,在这一趋势下,机器留给人类多少就业空间?在人工智能时代,就业岗位具有哪些特征?我们原来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这都需要加强职业能力重构研究。
 
农业时代与工业时代的遗痕是崇尚稳定工作,而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则尽可能将职业与个人兴趣相融合。随着“职普融通”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和网络空间的拓展,这种择业模式正在付诸行动。比如,出现了“斜杠青年”,他们同时选择实体和网络多重职业,以兴趣拓展职业路径。再比如,每年都有本科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初衷基本是为了转换职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构建数字驱动的产业新生态。这是国家战略,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快完成新业态下的职业能力重构,抢抓机遇期,还要与产业需求侧实现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与科技、产业相互配合,形成创新合力,通过职业能力重构为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撑。
 
职业能力重构视角下高职教学的路径选择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借鉴了许多国外先进经验,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过度依赖企业的倾向也形成了诸多问题,比如先进技术进教材难、进课堂难,企业对校企合作并不热心等。为抢抓机遇期,实现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就要缩短职业能力重构的中间环节,将教学内容由“源于企业”变为“源于技术”,将新技术的转化创新环节纳入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参与从技术到工艺的创新过程,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我国目前的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群)有较高的匹配度,但要应对当下流动多变的就业模式显得力有不逮。高职院校要探索支撑产业发展办专业的模式,伴随新经济发展设置专业,且专业要适度超前,让专业“宽”起来,与产业需求更好地融合。
 
工作本位指导下,我们的教学资源倾向于与现实工作相一致,“仿真”仿的是现实中的“真”。因此,我们还要增加为未来而“仿真”的教学任务,可以称为“虚设”教学任务。比如增加虚设实训项目,它并非源于企业已有岗位、已有工作,而是教师或学生根据新技术发展预测出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学校由此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师生共同在线上、线下完成教学任务。
 
当前在校园学习的学生注定要面临转换工作的挑战。从学生个体讲,如何更大程度上保障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中不“掉队”?让学生持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拥有更深厚的职业能力重构基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创新的链条中,高职院校不应缺席。
 
在就业导向下,我国高职院校普遍认同“无缝对接”的育人理念,即学生出了校门就能到企业上手工作,这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全面的。“无缝对接”更注重当前,高职院校还要兼顾产业未来的需求,为产业的发展做人才储备。
 
中国是拥有全工业体系的国家,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迫切需要能与之灵活适应的人才结构,终身教育地位凸显,迫切需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的终身学习体系。高职院校有优势、也有责任承担这部分任务。
 
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与改革期。加强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与实践,能够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切合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国家战略要求。
 
(作者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027-8787098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93123411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